-
- 素材大小:
- 1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5-12-20
- 素材编号:
- 14559
- 素材类别:
- 人物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袁世凯的个人评价ppt模板,提及辛亥革命,诸位必定会想起很多历史人物。而争论最大的莫过于袁世凯了。卖国贼之类的评价诸位大多能倒背如流。这里客观地评析袁世凯的一生,近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了解,分析辛亥革命的艰辛历程。欢迎大家下载袁世凯的个人评价ppt模板观看!
袁世凯的个人评价ppt模板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人物PPT类型的PowerPoint.
袁世凯与辛亥革命
组员:李晓露 庞侃 尚龙文
提及辛亥革命,诸位必定会想起很多历史人物。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孙文、黄兴等。而争论最大的莫过于袁世凯了。提及袁世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教材中对他的诸如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卖国贼之类的评价诸位大多能倒背如流。可是,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注定要做千古罪人。我们组决定客观地评析袁世凯的一生,近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了解,分析辛亥革命的艰辛历程。
对袁世凯的简明介绍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中国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
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我们把袁世凯的生平(辛亥革命前)划分为4个阶段作简单的叙述。
少年时代
袁世凯 生在一个官宦家族。父祖多为地方名流。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并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为淮军重要将领,他出生的那天,袁甲三正好寄信至家,言与捻军作战得胜。他的父亲因此将他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族谱的谱名字辈“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给他命名“世凯”。
祖父袁澍三乃地方名绅,曾任陈留训导,父袁保中官至候补同知。叔父袁保庆曾在袁甲三的军中带兵,官至二品江南盐道道台。袁世凯自幼过继给袁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金陵等地读书。袁保庆病故后,复随堂叔袁保恒至燕京念书。1876年秋,赴陈州参加乡试不中,年底与沈丘于氏结婚。1878年袁保恒去世,返回项城,移住陈州,与当时正在陈州授馆的徐世昌结交,拜为金兰。1879年秋,再次乡试不中,遂弃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袁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吴长庆出身淮军,为庆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
崭露头角(在朝期间)
1882年朝鲜发 生壬午军乱,朝鲜高宗李熙之父兴宣大院君李是应利用军队哗变,成功夺权;朝鲜“事大党”与大院君有隙, 请求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袁世凯率领一支清军配合行动,杀死了几十名参与者。战斗中,袁世凯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吴长庆在给清廷的呈报中将他赞扬了一番,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随后清军将大院君掳至保定问罪,当年23岁的袁世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为“事大党”及闵妃所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1884年朝鲜的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左右朝鲜政局,俨然朝鲜的太上皇。
的确,袁世凯在朝鲜的十二年虽然由于其年轻气盛而采取一些过激、粗暴的手段,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战争前还多次曾经派人暗杀袁世凯,只不过没有成功。
创立新军
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海陆皆败收场,袁世凯奉命随军撤退天津。因袁世凯在朝鲜时期表现突出,有“知兵”之名,李鸿章等大臣乃于1895年举荐袁世凯负责督练新军,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获准。袁世凯派人到鲁、苏、皖、豫等地招募2250名步兵,300名骑兵,再加上4750名定武军,袁世凯开始了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天津小站的练兵生涯,史称小站练兵,这股兵力后来成为清末陆军主力。
小站练兵培养了一大批近代新军事人才,加快了旧军队的淘汰速度,对中国军队的近代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凯普鲁士风格曲调《大帅练兵歌》后来逐渐演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1901年袁世凯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嫡系军官。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袁世凯大力襄赞新政,包括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第一支中国警察队伍亦于天津成立,也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
被解职的袁世凯回到了河南安阳的洹上村,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并写了名为《自题渔舟写真二首》的两首诗,其中的一首“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此时袁世凯以商朝时同样隐居洹上村的伊尹自比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报国志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16日组织新内阁。
袁世凯确实为腐朽的清廷奏响过些许凯歌,但当辛亥革命裹挟着风雷来迎接新生时(此时清镇府已如垂暮夕阳),袁世凯又将做出什么?而他的所作所为, 又将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辛亥革命中的袁世凯
1911年10月10日清政府新军陆军第八镇兵变,引爆武昌起义,并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为取得交战的合法地位,各方反清势力主张组建中央临时政府。北洋军是清政府唯一可以抵抗起义的力量,令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起义,但荫昌没有驾驭北洋军的能力。奕劻及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等人深感局势严重,一致主张起用袁世凯,英美等国公使也建议起用袁世凯,载沣见中外一致认为“非袁不能收拾局面”,只得于10月14日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南下压制起义,袁世凯一面奏请清政府停止进攻,一面表达善意,让刘承恩给黎元洪写信议和。革命党人、相继独立的各省、海外华侨则都希望袁世凯赞助共和,他们中有的希望袁回旗北向对付清廷,有的发出推举其担任筹备中的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的邀请。如10月27日,黎元洪劝袁率部下健儿回旗北向;11月2日,伦敦和芝加哥华侨电报,称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11月9日,革命党人黄兴以南方民军司令名义亲自致电袁世凯,将袁世凯与拿破仑和华盛顿做类比,表示若袁能直捣黄龙,南北各省都会听命于他;11月12日,黎元洪又向袁世凯表示,只要袁“能来归”,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国大总统就非袁莫属。
另一方面,10月29日张绍曾等将领联名向清廷施压,请求朝廷尽快立宪,以政治变革回应南方独立各省立宪派的诉求,史称滦州兵谏。兵谏次日,清廷宣布特赦国事犯(即政治犯),解除党禁。11月1日清廷又宣布解散满人皇族内阁,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资政院于11月8日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凯从南方抵京组建组阁,11月16日以汉族人为主的袁世凯内阁名单公布。11月26日,北洋军一举攻克汉阳,这样既能给清政府内部主战派有所交代,又能迫使黎元洪谈判。同时,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有意调停战事,愿意促成袁世凯内阁与黎元洪停战议和。在起义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黎元洪通过英国驻汉口总领事与袁世凯联络,有意停战,并于11月30日达成停战协议。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对袁世凯来说,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正是因为革命的爆发,袁世凯才得以东山再起,并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
袁世凯剪辫子
辛亥革命中袁世凯曾在《时报》中发表如下政见
……中国进步党中有两种人,一种主民主共和,一种主君主立宪。余不知中国人民欲为共和国民,是否真能成熟?抑现在所标之共和主义,真为民人所主持者也?中国情形纷扰,不过起于一二党魁之议论,外人有不能知其详者。故欲设立坚固政府,必当询问其意见于多数国民,不当取决于少数。上所陈外又各有利益,各有意见,学界、军界、绅界、商界各发议论,若任其处处各为一小团体,则意见不能融洽,或且发生瓜分之祸矣。清政府现在虽无收服人心之策,而已颁行宪法信条十九条,大权将在人民之手。故以限制君权之君主立宪政体与国民欲取以尝试,不论是否合宜之他种政体比较,则君主立宪实为经常!……余之主意在留存本朝皇帝,即为君主立宪政体,从前满、汉歧视之处,自当一扫而空之。尤有重大之问题则在保存中国,此不能不仰仗于各党爱国者牺牲其政策,扶助我之目的,以免中国之分裂,及以后种种之恶果。故为中国计,须立刻设立坚固政府,迟延一天,即生一天危险。余愿进步党人思邦国应至若何地步,与余通力合作,使各要事皆处置妥当也。……盖余之作为,盖为完全保护中国免于分裂计也……
辛亥革命的功绩,除了推翻封建帝制外,颁布了第一条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在于它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当然我们不可忽视它在反帝、解放运动和思想启蒙上的作用)。
私以为,评价袁世凯,不仅仅要看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左右逢源,更要看他在民国时期是怎样经营国家的。
政治方面
1912年4月22日,袁世凯发布的大总统令中明确宣告蒙、藏、回疆各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中国内政。然而,英国公然表示不承认中国关于对西藏主权的宣示,并炮制出一条麦克马洪线,企图把属于中国的部分领土划归英属印度,英方代表在西姆拉会议上企图用欺骗手段让中方在条约草案上“草签”,被袁世凯政府一口回绝,最终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国政府作为缔约一方的任何协定,而“麦克马洪线”也未获承认,成功捍卫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清末民初,外蒙古在俄国的鼓动下独立,致使内蒙古局势不稳。袁世凯对此保持高度警觉,软硬兼施,任命贡桑诺尔布为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晋封大量蒙族上层人物为亲王,使内蒙王公数量比清朝时的数额增加了几倍,终使内蒙古王公们放弃了分裂图谋,诸多已逃往外蒙的蒙族人陆续返回,后来,经过袁世凯立场强硬的谈判,外蒙于1915年6月7日取消独立,俄国只得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另外,袁世凯竭力主张的清帝优待退位保障了清朝政府拥有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地移交给民国政府,保持了主权和领土范围的延续性。另外袁世凯当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四年,政局相对稳定,舆论较自由,而袁世凯去世后中国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陷入了几十年军阀混战状态。
经济方面
袁世凯对工业、农业、商业三者并重发展,甚为得策,尤其对中国的工业化有很大贡献。工业方面,他积极发展实业经济,自1912年到1914年这3年间,新开的工厂为4000多家,民族资本兴建的面粉厂、火柴厂、卷烟厂、造纸厂以及采煤、冶炼企业,得到长足发展。袁世凯在遭谴归隐之后还说出“官可不做,实业不可不办”的话。袁世凯当政时期,颁布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扶持弱势的民族工商业,提倡国货,增加进口税并减少出口税,加强国货竞争力,扩大国货销售市场。农业方面,袁世凯在兴办农业教育、创设农业基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方面做出尝试。财政金融方面,袁世凯筹公债、整顿税收、开办银行、疏通金融、改革币制,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危机也促进了中国近代财政金融的现代化。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袁世凯主动对外开放,开通商埠,这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袁世凯主张引进外资和侨资,前后素志不移,这在苏杭甬铁路、文辞协议、中美轮船公司等问题上即有体现。经过袁世凯的治理,中央财政也有很大改观,从民国初年的借债度日到每年库存可余两千万元。
袁世凯最为世人所诟病的,恐怕正是二十一条和洪宪称帝了(宋教仁案因为有诸多历史疑点这里不一一陈述)。不过,我们组在网络上也发现了下述为袁世凯叫屈的声音。
二十一条部分手稿
二十一条:孙中山为筹措资金而与日本人签订《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案》,1915年2月2日,日本趁欧美各国无暇东顾之际,秘密向袁世凯提出了与借款案有相同点的《二十一条》之要求,并逼迫北洋政府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满洲及蒙古的权益,以及承诺聘用日本人为顾问。日本的要求等同于将中国纳入成为其保护国。美国政府闻讯虽对日本提出抗议,但日方并没有收回其主要要求。
从1915年2月2日到5月7日,历时105天,袁世凯政府与日方谈判20多次。在谈判中中国代表对日本的要求多有抵制。袁世凯政府采取各种办法拖延时间并向社会各界透漏日本之无理要求,以期国际社会干涉此案,并唤起国内民众舆论讨伐日本,国内民众反对《二十一条》的呼声日渐高涨,1915年4月26日,日本代表提出最后修正案,做出一些小让步。5月1日中国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于是日本政府删削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要求。1915年5月6日,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致各省电》中称:“……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可让与或租于他国、聘用日本顾问、中日合办警察、军械等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点’。在我国不宜因此决裂,蹂躏全局。但应尽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权利。”日本政府终于恼羞成怒于5月7日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5月9日午后六时前答复,否则将执行必要之手段。
此时的日本摆出大战一场的姿态,军舰在渤海一带游弋,东、奉天兵力增加,关东戒严,日侨纷纷回国。5月8日袁世凯召集政府要员开会,袁世凯认为日本已收回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各条款,已非亡国条件,为避免开战,所以接受日本条件。他说:
关于称帝:后来袁世凯欲建立中华帝国,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起初表示衷心支持君主立宪的北洋军人蔡锷也背叛袁世凯。称帝之举被部分人视为袁氏政治生涯中的错误决定,但当时部分社会精英认为君 主立宪制度比共和制度更适合中 国的国情,后来的历史学家唐德 刚说,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运 动中,不仅袁世凯对共和政体没 信心,而孙中山及后来者蒋介石 、毛泽东等人都对共和政体产生 过动摇,事实上他们最后都是搞 个人独裁的最高形式皇帝,蒋、 毛二公虽然都有做皇帝之实,但力避做皇帝之名,袁公的不幸是他原无做皇帝之实,却偏要了个做皇帝之名,这也算是一大愚蠢之举吧。
也有人说,袁世凯解散国会,公然违反宪法,违反民主自由的纲领。这里需要反驳一下的是,袁氏解散国会无理,那孙中山二次革命就是众望所归么。
孙中山不顾普遍的民意和党内反对派黄兴等人循法律解决的意见,贸然发动所谓“二次革命”,使刚刚具有公开、合法性的政党政治毁于暴力革命的失败。也开了军阀混战以武力抢夺政权的先河。
无论是怎样的历史人物,身死之后,不过是一抔黄土
对袁世凯的私人评价
足智多谋,规模宏远,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李鸿章
其虚怀下士,有不可及者……其不用私人,不有私财,非当世贵人所能望其项背。使遇承平之世,岂非卓卓贤长官哉 ————张一麟
近代四大伟人之一,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仅次于曾国藩
————毛泽东
四亿中国人无出袁世凯右者
————伊藤博文
行文至此,倒是像给袁世凯开平反会一样。
其实,无论是怎样的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我们都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对于历史事件的评论,必得亲自考究,仔细琢磨。这样一来,所得观点虽不中矣,亦不远矣。书本乃是一家之言,不可尽信。倘若心中早有万卷书籍,那就没有什么堪不破的。
希望大家能以严谨的态度治史,得到客观的评论和见解。再以史为镜,联系现实,便可不囿于他人的观点了。品评袁世凯ppt:这是品评袁世凯ppt,包括了人物背景,生平简介,主要事迹,历史评价,创立新军,清末新政,就任总统,人物相关,袁世凯与辛亥革命,历史评价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与洪宪帝制教案PPT:这是一个关于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与洪宪帝制教案PPT,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介绍: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二、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与袁世凯复辟。三、护国运动与洪宪帝制的覆灭。并分析帝制复辟必然失败的原因。非常精彩的课件,欢迎大家下载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与洪宪帝制教案PPT观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复辟帝制逆潮流而动,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教案PPT:这是一个关于袁世凯与北洋军阀教案PPT,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能够迅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原因以及军阀割据出现的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和中国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欢迎下载袁世凯与北洋军阀教案PPT。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在
袁世凯ppt